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痴呆发病预测新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要生物标志物!

痴呆发病预测新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要生物标志物

时间:2024-07-01 07:53:35 来源:深圳嫩茶地址 作者:综合 阅读:609次

  新华社上海2月16日电(记者吴振东)近日,痴呆复旦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发病发现了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预测重要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实现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新进现重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衰老》,展国《自然》主刊评价这项研究“标志着向能在早期无症状阶段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的科学血液检测方法迈进了一步。”

  对痴呆的生物早期识别和干预能显著降低疾病负担。由于传统有创或高成本检查技术均有局限,标志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便捷、痴呆无创、发病可靠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用于筛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新进现重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展国基于大样本队列数据,科学对52645名非痴呆社区人群进行了平均超14年的生物追踪随访,其中1417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全因痴呆(ACD)、691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阿尔茨海默病(AD)、285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血管性痴呆(VaD)。通过分析1463种血浆蛋白质数据,团队发现了对痴呆预测极具价值的血浆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表示,经过模型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GFAP、NEFL和GDF15这三个血浆蛋白质始终与新发ACD、AD和VaD的风险关联最显著。对不同血浆蛋白水平与疾病临床进展风险间关联的分析发现,基线GFAP、NEFL或GDF15水平较高的受试者未来患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例如,GFAP基线水平较高的人未来患痴呆的几率是GFAP基线水平较低者的2.32倍。

  据介绍,此项研究可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且精度突破90%。“这表明蛋白质组学在脑疾病早期精准识别和干预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脑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程炜说。

  研究团队透露,下一步将围绕我国痴呆风险人群队列开展数据采集和交叉验证,对相关数据作出矫正,开发出最适合我国人群的痴呆风险预测数据模型。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意大利头号罪人出炉!更换6名首发自乱阵脚,连创3大耻辱纪录!
  • 怪不得街上很少遇见女流浪汉!网友评论区揭露了社会的残酷真相
  • 比亚迪突曝大消息:我不装了,我摊牌了,全球车企这次谁也别跑
  • 广东一别墅内两女童溺亡!家里9个大人半小时才发现,原因曝光
  • 隔海观澜/从《繁花》到《庆馀年》 两岸文化交流挡不住\朱穗怡
  • 刚刚,茅台跳水!
  • 赌王三房四房香港聚餐,带五位保姆出行阵仗大,奚梦瑶成全场焦点
  • 广东34岁女子坚信自己很抢手,看到长相后,网友:那你再等等吧
推荐内容
  • 波音“星际客机”麻烦不断
  • 64岁毕福剑:定居辽宁小县城,开三轮车载客,日晒雨淋不怕累
  • 广东一别墅内两女童溺亡!家里9个大人半小时才发现,原因曝光
  • 男子爬山意外捡到手镯卖了三十万,一月后,竟发现在女友家的书房
  • 明天起,上海这座火车站开始改造!部分列车停运,乘客进出有变化→
  • 中国歼16水平跟苏27差不多,连苏30都打不过?这到底是不是真的?